你的位置:深圳市福田区致鑫远电子商行 > 服务项目 >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8月8日深圳市福田区致鑫远电子商行,《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巨变七十载——写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色诗篇”》的报道。
从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人迹少”的茫茫戈壁,到GDP位列青海省第二的工业强州,成立七十年以来,位于柴达木盆地内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走过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荒凉走向美丽的跨越,在柴达木盆地里写下了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
茫茫戈壁上的绿色版图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对于海西州来说,生态既是发展之要,也是发展之道。
如果在高空中俯瞰,位于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黄色的,连绵的荒漠、无垠的戈壁成了这片土地最鲜明的底色。
海西州茫崖市境内的戈壁景色(2020年11月25日摄)。潘彬彬 摄
“小风沙飞扬,大风沙漫天。沙丘无脚处处走,庄稼遭埋常绝收……”过去,摆在柴达木的建设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在这茫茫的八百里瀚海之上,如何画下绿色的一笔。
“原来整个格尔木城里只有那么几棵树,大家都像养宝贝一样养着。”年过半百的老养路工郭长青回忆起小时候格尔木的样子感叹:街上行人寥寥,满眼都是荒秃秃的土黄色,刮起大风来,“旗杆都能吹倒”。
1991年由部队转业到格尔木市林业站工作的安从齐见证了格尔木从“黄”到“绿”的“蜕变”。“那时候种树、挖渠、浇水全靠人工,大家都铆着劲,人定胜天嘛!”安从齐说,“同志们都不怕累,顶着风沙挖坑种树,种一次树,回家身上能抖下半斤沙子。”林业站里七八位同志不分男女,都成了挖坑种树的好手。
格尔木昼夜温差较大,三四月份早晚还会结冰,用于林地灌溉的水渠因土质等原因经常淤堵。为了保证树木成活,小伙子们跳到冰水里清淤。水渠通了,小伙子们却落下了病根。
安从齐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间,2万多棵红柳、新疆杨、青杨,在格尔木辽阔的土地上扎下根,在这片苍茫的黄色上洒下了星星绿意。
凭借这群“植绿人”的努力,格尔木的绿色越来越多。从2000年开始,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格尔木市开展人工造林活动,格尔木的绿化总量以每年百万棵林木的数量增加。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柴达木盆地的其他角落:在茫崖,建设者们改良土壤,铺设管网,“死一棵我们种两棵,那个时候像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树种活!”;在德令哈,建设者们从千里之外拉来树苗,在巴音河两岸拉开“绿色德令哈”建设的序幕;在乌兰,从草方格到杨树林,从“固沙”到“变绿”,“沙进人退”的历史画上句号,“绿进沙退”的故事从此传颂……
70年来,柴达木的建设者们在八百里瀚海之上不断“点绿”“扩绿”,让柴达木盆地里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目前,全州拥有林地645195.77公顷、草地12091288.08公顷、湿地180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草原植被覆盖度达45.38%。
在柴达木这块黄底的画布上,绿色的线条不断延伸,加粗,原本色彩单一的柴达木,正变得越来越多彩。
高原盆地里的“绿色产业高地”
“黄河长江发源在昆仑,柴达木井架密如林,油苗遍地似春草,风吹油味遍地香喷喷,这样富饶的地方哪里有啊,我们的柴达木是个聚宝盆……”诗人李季用一首《柴达木小唱》描绘了这个位于世界屋脊上的高原盆地所蕴藏的丰富宝藏。
柴达木,看似贫瘠荒芜,实则“寸土寸金”,五光十色的宝藏在这里交错重叠,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柴达木盆地的宝藏逐渐被发掘出来。
位于柴达木盆地“盆底”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因其丰富的矿藏,被称为“聚宝盆”里的“聚宝盆”,自20世纪50年代勘探开发至今,已是中国主要的矿业基地之一。
在察尔汗盐湖旁的盐湖博物馆里,珍藏着几张老照片:起起伏伏的盐碱地旁是一排铁皮房,房前是工人们劳动的身影,屋顶袅袅炊烟。
盐湖集团退休职工王西臣细细地看着照片对记者说:“看,这是我们刚到察尔汗时的样子。”
1981年,王西臣从部队转业来到察尔汗,成为一名盐田工人。“12顶铁皮房、10台挖掘机、十多辆翻斗车,我们在察尔汗开始修盐田。”这里依然像战场,王西臣和同事们天天套着水裤泡在卤水里劳动。
“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大家争着干,我是共产党员,更不能松劲。”王西臣指着铁皮房的照片说,“‘堡垒’都修好了,再顽强的敌人也要消灭!”一个个铁皮房从荒漠中冒出,就像一个个“堡垒”扎在阵地前沿。从铁皮房开始,老一辈柴达木人在这里艰苦创业,用双手开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柴达木。
察尔汗盐湖拍摄的采盐船(2023年6月8日摄)。 潘彬彬 摄
几十年过去,铁皮房换成了现代化厂房,工人手中的铁锹也被采盐船代替,一座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正在柴达木盆地里萌芽生长。目前,海西州已建成912万吨氯化钾、500万吨纯碱、10万吨金属镁、14.7万吨碳酸锂等产能,2023年钾肥、碳酸锂、纯碱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77%、21%、14%以上,累计培育规模以上盐湖工业企业51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强能源资源保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柴达木的“宝”,不仅是有色的矿,还有看不见的“光”。当地人说:“五色的柴达木里最值钱的颜色就是阳光的颜色”。
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大气稀薄、云层遮蔽率低,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500小时以上,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于6800兆焦/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与此同时,柴达木还拥有近十万平方公里可用于光伏发电建设的未利用土地,柴达木盆地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灿烂。
在德令哈市郊,远远就能看到一处闪耀的高塔,这是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光热电站的吸热塔,上万面光热定日镜如同向日葵般跟着太阳的轨迹缓缓调节角度,将一束束阳光反射至200米高的吸热塔,光源在吸热塔顶端的吸热器汇聚,好似一个耀眼的“小太阳”。
在光热电站的不远处,是连片的光伏电站。成排的光伏板蔓延至戈壁深处,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茫茫戈壁不再荒凉,炙热的阳光变成电力,从这片荒滩出发,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能量。
“我们作为一家光伏发电企业,十多年前之所以选择在海西扎下脚根,就是看中这里独特的资源禀赋,现在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选择来到海西,来到柴达木盆地,为柴达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作出贡献。”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樊玉华说。
不仅有“光”还有“风”。柴达木属狭长型开阔盆地,地形走向又与我国西北地区盛行的风向一致,这里的年平均风速可达4米/秒,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
漫漫风沙吹过千年,风蚀出茫茫戈壁,而如今深圳市福田区致鑫远电子商行,不知疲倦的疾风吹动一排排巨大的风电机组,风能化身绿能,吹亮了长夜,为青海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吹来动能。
近年来,海西州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已经建成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累计装机达1930.6万千瓦,第二个千万千瓦级基地也蓄势待发。柴达木沙漠基地列入国家“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布局规划,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6000万千瓦。
截至2023年底,海西州清洁能源装机规模1880.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34%。其中,新能源装机1858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的49%。
除了清洁发电,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也是近年来柴达木发展的新动能之一。“隆隆”的机器声响彻厂房,一个刚刚加工好的风电塔筒被吊装下线。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红祥看着眼前的产品,心里估算着这笔风电塔筒订单的生产进度。
年过40的金红祥是一个地道的浙江人,2011年3月,金红祥来到柴达木盆地,依托海西丰富的风光资源,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扎根青海十多年,金红祥将原来的小企业发展成了专精特新“小巨人”。如今他有了新的计划:“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争取打通产业链,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尽一份力。”
像青海华汇一样扎根在柴达木盆地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还有很多,他们依托海西资源优势,开拓出新的产业赛道。2023年,全州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助力海西发展的新动能。
大山大湖的诗与美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1988年,诗人海子路过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留下一篇现代诗《日记》,从此,德令哈这座“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被赋予了现代诗城的浪漫气质。
德令哈很粗犷。出了市区就是戈壁,哈拉湖、托素湖、柏树山就在城市附近,大山大湖造就了这座城市的包容豪迈。
德令哈很细腻。夜灯璀璨闪耀,巴音河静静流淌,微风拂过树梢,游人流连河畔,只有在德令哈才能感受到孤凉的浪漫与美感,在整个小城弥漫。“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与德令哈相似,海西州的每座城市总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性格:昆仑神话的奥秘藏在交通枢纽格尔木,九层妖塔的传说要去都兰热水大墓一探究竟,工业与科幻在茫崖冷湖汇聚,青藏公路的故事要从乌兰莫河驼场一路讲起……
历史文化的链条条理分明,丝丝入扣,不仅给海西的每个城市刻上鲜明印记,也串联起柴达木盆地不可方物的美景。
这是大柴旦翡翠湖(2019年7月25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浡 摄
不少来过海西旅游的人说,海西的风景有点“假”,“美得不真实”。从都兰境内乌兰乌苏河的“大地血脉”“打翻的调色盘”的大柴旦翡翠湖,到雄浑神秘的黑独山、“恶魔之眼”艾肯泉,海西的风景正如柴达木的矿藏一样,五彩缤纷,数不胜数。
为了让更多人看见柴达木盆地的诗与美,海西州加快文旅发展步伐。“十四五”以来,海西州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完善服务设施,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
如今,“天空之境”茶卡盐湖、都兰热水墓群、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火星小镇……一个个奇幻美景名扬四方,“魅力海西”的旅游品牌越叫越响。自“十四五”开局至2023年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亿元、储备生态旅游项目235个,相继实施文旅项目200余个、完成投资21.44亿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曾经的海西遥远而神秘,而如今,敦煌铁路、格库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西宁至格尔木、德令哈复兴号动车组开通,动车飞驰在柴达木腹地。德令哈、格尔木、茫崖三地机场航线密集,安全、快捷、舒适的区域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海西不再遥远,诗与美的远方变得触手可得。
黄色的戈壁 “绿色”的产地
热辣的阳光炙烤大地,在诺木洪农场的枸杞地里一颗颗枸杞像红宝石一般挂在枝头,枸杞丰收季马上就要到了。
“过几天品质最好的头茬枸杞就要上市了,颗粒饱满,颜色好,有需要的家人抓紧下单呀!”对着直播镜头,“漠里姐姐”牛梦琳正介绍自家产的有机枸杞。
牛梦琳家住海西州都兰县。作为枸杞种植大县,2023年都兰县的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04万亩,占全省枸杞种植面积的42%。
“早上摘枸杞冻得脸红手麻,晚上搬果箱累得满头大汗。”牛梦琳是枸杞种植户,经过多年打拼,家里的枸杞地从8亩发展到上百亩,来收购的客商越来越多。
随着枸杞销售规模扩大,物流与采购问题逐渐凸显。2020年初,牛梦琳试水短视频电商产业。她注册短视频账号,管自己叫“漠里姐姐”,意思是“从大漠里走出来的姐姐”。
曾经的“直播小白”变身拥有近700万粉丝的“电商达人”,得益于她的宣传,柴达木枸杞被更多人了解。戈壁滩上的“红果果”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海西州是全省枸杞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2024年,全州种植枸杞面积近43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5亿元,占全州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2.3%。
海西州副州长刘贵尧介绍,枸杞亩均产值0.8万元,种植1亩枸杞的产值相当于15亩小麦。枸杞产业已经带动州内超过180家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和3.2万户农牧民,每年吸纳省内外从事枸杞采摘劳务用工超过8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达到6亿元。海西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柴达木枸杞还入选首批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单,品牌价值突破196.75亿元。
“丫头!快过来!”拉毛话音刚落,一只骆驼就冲她飞奔而来。拉毛是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的一名牧工。放驼、入圈、收驼毛、接生驼羔……年轻的拉毛跟着父亲在莫河骆驼场学了一年多,现在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养驼老手”了。
从运输物资的“主力”到“浑身是宝”的“大可爱”,在柴达木盆地,双峰驼完成了它的“华丽变身”。如今,依托莫河骆驼场的柴达木双峰驼,乌兰县努力发展骆驼产业,骆驼产业已成为乌兰地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乌兰已建成全省唯一的驼乳产品加工生产线,每峰产奶母驼每年能为牧户带来3万余元收入,引进的驼奶加工企业为乌兰县城解决就业30余人。
柴达木盆地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的核心区,全球最适宜发展生态有机农牧业的地区之一,具有“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柴达木生态农牧业的发展优势。
海西州州长乔亚群介绍,近年来,海西州努力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发布“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308种产品入选“神奇柴达木”优品库,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471个,新增有机认证草场环境监测面积1.2亿亩,率先在全省实现有机畜牧业认证全域全覆盖。
如今,有机枸杞、藜麦、驼奶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海西的亮丽名片之一,曾经生机寥寥的黄色戈壁滩变成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重要产地,柴达木盆地正在谱写出新的绿色篇章。